把“能力课堂”搬到发展现场—— 黄潭镇干部砺能笃行服务攻坚一线
今年以来,黄潭镇聚焦干部素质提升“六大行动”,构建起“以讲促学、以学促干、以干践行”培育体系,将“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与落实“七项重点工作”有机结合,系统谋划、整体推进、跟踪问效,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保障。
更新理念提质效 激活经济新动能
“从政策指导到统筹协调,再到日常需求的及时响应,黄潭镇的服务团队以专业高效的行动,帮我们打通了发展中的诸多堵点。”莱依窕服装电商统规自建项目负责人感慨。该项目于今年年初落户黄潭工业园后,镇工作专班全程跟进土地摘牌与规划、厂区道路和院墙建设、水电气报装、水管改迁等事宜,全速推进项目进程。从签约到启动建设仅用85天,有力彰显了“黄潭速度”。
这一项目的快速推进,是黄潭镇经济发展态势向好的生动缩影。截至今年5月底,全镇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4%,财政税收同比增长24%。
亮眼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黄潭镇对工业发展的精准发力。今年以来,该镇全面落实工业企业倍增“七条意见”等政策,聚焦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通过抓招商、促融合、优服务,不断夯实镇域经济底盘。
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于干部队伍素质的显著提升。黄潭镇始终将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通过举办“基层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大讲堂”,激励党员干部围绕“聚焦建支点、争当‘优等生’”主题主线,奋勇争先、实干担当。
在工业倍增工作中,该镇针对义嘉转向器等准入库企业,以及腾兴钢铁等成长性较高、经营性较好的小微企业,制定“一企一策”培育方案。党员干部“助企服务队”深入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专项行动,依托“春风行动”招聘会,举办5场专场招聘,为义嘉转向器、其利物流、鑫翎秀服饰等企业招工百余人,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题。
资智回乡工作同样成效显著。通过“开展一次摸排、建立一本台账、发布一封家信、推送一句问候、开展一次座谈”“五个一”活动,该镇广泛动员在外成功人士反哺家乡。目前,已累计摸排在外人才信息300余条,吸引50余人次返乡洽谈,对接拟落户企业3家,总投资7000余万元。
在服装电商领域,黄潭镇借力全市建设“新时代侨乡”、打造“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基地”的契机,抢抓沿海“服装人”回流潮,举办服装电商产业对接会,成功吸引11家在外服装企业返乡投资,推动服装电商产业成为镇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锤炼本领强担当 绘就乡村新画卷
“土地流转服务费收入4万元、鱼塘发包收入2.5万元,闲置厂房出租12.6万元,村集体收入已入账金额达19.1万元。”6月28日,盘点半年账单时,黄潭镇水府庙村党支部书记吴卫军难掩喜悦,“只要干部思路清晰,带着群众一起干,乡村振兴的路就能越走越宽”。
为了让集体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黄潭镇对标先进地区,积极开展“走出去、学进来”活动,先后组织镇村干部4批次50余人次,赴襄阳、十堰、枝江及周边乡镇学习集体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与创新做法,有效激发了干部比学赶超的热情。该镇以“村组织有凝聚力、村集体有活力、村民有稳定收益”为目标,引导各村深入挖掘优势资源,通过入股、租赁和流转等形式,依法合理开发利用村内资源。同时,深入开展“做合格党员,当先锋模范”共产党员户挂牌活动,用“共产党员户”门牌这张组织“身份证”,激励全镇1816名党员干部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带头入户宣讲土地流转政策,做好答疑解惑和沟通协调工作,切实消除了群众在土地置换、收入标准、就业招工等方面的顾虑,为发展集体经济增添了后劲与活力。今年以来,黄潭镇持续推广“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新增土地流转1200亩,白龙寺、姚垸、七屋岭等村成功运作光伏、特色种养殖、劳务输出等特色项目,进一步筑牢了集体经济根基。
在推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黄潭镇以“竞”促“进”,让干部队伍活力尽显。随着“品黄潭米粉、拾竟陵文化、采四季瓜果、忆知青岁月”农文旅品牌的持续擦亮,一系列特色场景展现出旺盛生命力:黄潭文化美食广场,慕名体验非遗米粉的游客排起长队;元春游园“惟楚有材”地标处,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七屋岭国家3A级旅游景区120亩樱桃园,近20万斤樱桃被游客“一采而空”……依托这些资源禀赋,黄潭镇开展特色农文旅项目现场练兵活动,助力干部成长。通过“每日一学、每周一讲、每月一练、每季度一考、每年一评”的递进式培养体系,严格执行35岁以下年轻干部全员轮训机制,全面提升年轻干部的理论素养、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年轻干部在讲解中锻炼表达能力,逐渐做到心中有数、肚里有货、问能对答、文能显彩,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严实作风优服务 筑牢民生新基石
两个月前,黄潭镇窑台村张先生家喜添二宝,看着一连串到账的补贴,他抱着刚出生的孩子笑得合不拢嘴。基因筛查费免去1000元,生育奖励2000元、分娩补助300元、产假补助4200元即刻到账,还有6万元鼓励生育购房补贴以及每月800元的育儿补贴,这些实打实的福利,让张先生一家切实感受到了政策的温暖。
而这背后,是黄潭镇将落实鼓励生育和综合性民生支持政策作为锤炼干部能力、检验素质提升成效的生动实践。该镇持续推行并优化片长制网格化管理,构建起“片长全面负责、挂片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的工作机制,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围绕怀孕对象、已婚未育夫妇、适龄生育妇女“三张清单”,党员干部定期走访,手把手指导申报对象填写表格、准备资料,第一时间向上申报;对于有生育困难需要辅助生育的妇女,主动联系相关医院协调解决,让办事有速度,服务有温度。截至6月底,黄潭镇新出生119人,其中一孩55人、二孩53人、三孩11人。
在全力落实鼓励生育政策的同时,黄潭镇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始终聚焦民生实事,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今年2月,窑台社区举行“村改居”揭牌仪式,正式纳入城市社区管理范畴,加速了融城步伐。5月,元春游园全面建成,“竟陵派”文学文化体验新地标初具规模。6月,该镇对接城区楼盘,逐村发放500份房源信息手册和政策折页,助力30户家庭成功购房。目前,G348改线工程已全线启动建设,预计明年底建成通车,将有效缓解镇区道路交通压力。
从生育政策的精准落实到城乡融合的稳步推进,黄潭镇用一组组饱含温度的数据、一个个创新务实的举措,织密“民生保障网”,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在服务民生的过程中,交出了一份干部成长的精彩答卷。(新万博体育: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潮 通讯员 刘艺文)
(声明:转载本平台原创作品,请短信联系13607225277。)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