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6.537 安卓最新版
v2.101.5159.371850 安卓免費版
v9.470.7968.989733 安卓免費版
v8.870 最新版
v2.433 安卓漢化版
v9.538.6623.657177 安卓最新版
v3.631 安卓免費版
v7.347.5085 安卓最新版
v3.70 安卓免費版
v3.220.3774 安卓免費版
v3.502 安卓最新版
v3.816 安卓版
v6.703.2262.415183 安卓版
v5.600.702.970664 安卓版
v5.444.3789 PC版
v7.200.1149.739374 安卓版
v5.32 IOS版
v6.780.9007 安卓漢化版
v2.638.6088.718013 最新版
v6.517.5955.110447 安卓免費版
v6.586.3660 安卓漢化版
v9.491.2635.375209 安卓免費版
v9.963.2159 PC版
v6.227.7319.859340 PC版
v7.155.5560.429972 IOS版
v1.333.9697.335513 IOS版
v3.255.1909 PC版
v3.583 安卓最新版
v1.111 安卓最新版
v8.938.2550.509715 安卓免費版
v4.166 安卓版
v2.105.7994.555600 IOS版
v6.782.3436.898348 IOS版
v2.146.6271 IOS版
v4.230.9047.540901 最新版
v2.991.7214.685563 最新版
v3.945.738.643973 安卓免費版
v3.140.5188.613424 PC版
v5.878 安卓漢化版
v8.935.8386 安卓免費版
v8.31.4470.855443 PC版
v7.332.1289.382368 安卓漢化版
v1.881 PC版
v1.657.3964.272194 PC版
v7.134 IOS版
v7.811.5439 安卓最新版
v3.237.2602.189878 PC版
v4.776 安卓最新版
v4.967.1927.34581 安卓免費版
v7.605.5791 PC版
v3.23.239 安卓最新版
v6.703.9290.446717 安卓版
v9.364.6689.935500 安卓免費版
v9.970.1885.601527 IOS版
v2.730.8776.689479 PC版
v2.211.5464 PC版
v5.416.6229.653404 安卓免費版
v2.672.7962 安卓漢化版
v6.23.758 最新版
v5.55.5268 安卓免費版
v2.192.4205.910187 安卓最新版
v4.173.4592.374172 安卓版
v6.506.7124.440508 安卓最新版
v9.171.7868.825818 PC版
v9.455.8110.849572 安卓免費版
v5.221.2378 安卓免費版
v1.404 安卓版
v1.644.7726.170753 安卓免費版
v2.917 安卓漢化版
v1.794.6895.866842 安卓漢化版
v7.962 安卓免費版
v8.830.3007 安卓免費版
v6.788.8924.535456 安卓漢化版
v1.243.9051 安卓版
v4.363.1054 最新版
v2.979.5546 PC版
v4.714 安卓漢化版
v2.381.7009.240779 安卓版
v1.53.3021.465024 IOS版
v2.355.2306.109655 安卓漢化版
亚洲国际真人娱乐平台
在复杂的时代,简单与执行才是真正的力量。
在硅谷最具执行力的公司之一——WhatsApp,产品团队的信条是“让产品为所有人服务”。
Ami Vora曾在WhatsApp担任产品负责人(Head of Product),主导了消息体验与增长策略,从零构建出这款连接全球数十亿用户的核心产品体验。
此后,她加入Meta,负责社交产品与商业产品的整合策略;再后来,她出任Fair(美国出行科技公司)的首席产品官(Chief Product Officer),带领团队重塑汽车订阅服务的用户体验与数据驱动决策体系。
她相信,“每个人都比我们想象的更疲惫”,“简单本身就是竞争力”,而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战略并不能赢得胜利,执行力才能。
在这次由产品作家Peter Yang主持的对谈中,Ami分享了她在WhatsApp的真实经验、人类情感与AI反馈边界的思考,以及她如何在AI浪潮中重新定义“产品经理”的角色。以下为播客内容,经“未来人类实验室”整理发布——
●播客截图,左为Peter Yang,右为Ami Vora
“你在浪费生命”
Peter:Ami,你在写作和产品圈都很有影响力。我们知道你经常用AI工具。能不能分享一下,AI是怎样帮你节省时间,或者带来一些“快乐”的?
Ami:我喜欢你提“快乐”这个词。我们总是被要求搞清楚一切,压力很大,反而少了乐趣。
我用AI帮孩子做些随机的小创作挺有趣的。比如我女儿喜欢画画,她会说:“我想要一个半美人鱼、半独角兽。”我就用生成工具帮她画出来。而且我会特意让这些图像里的角色都是女性——比如女消防员、女昆虫学家之类的——这成了一种轻松、有趣的互动。
还有,我其实是个重度内向的人,和新朋友见面总有点紧张。AI也帮了我。我会在开会前让它帮我查查对方的信息、兴趣、共同点之类的,这样我见面时会更从容一些。虽然它不会改变我和人交谈的本质,但能让我心态平静。
Peter:前阵子我在网上发了一个提示词,用ChatGPT来给自己做个不客气但真实的“自我评估”。你也试过,对吧?
Ami:对,我本来以为它只会说些我已经知道的事。结果它完全突破了我设想的“安全区”。
提示词是这样的:“你是我的投资人、顾问和上司,请给我最直接的反馈。”它的回答总结起来大概是:“你在浪费生命”。
其实那段时间我正休假,写写文章、旅行、学做披萨,状态很放松。AI却像在吼我:“现在是创业的好时机,你却在浪费时间!”——某种程度上,它说得也没错。
后来我跟一个不做科技行业的朋友聊起这事,她说:“你干脆先离开电脑,去散散步,记得你是个人。”这让我回到现实,也意识到:AI的反馈可能“真”,但也可能失衡。
不久前我又试了一次同样的提示词,它依然说我浪费时间。但这次我不再觉得受伤,反而觉得有趣——因为我确实度过了一个很棒的夏天,和家人相处、学了新东西、放松下来。难道不是“高质量的人生”吗?
他们想要的是“解脱感”
Peter:你写过一篇新万博体育:“简单即竞争优势”的文章,我很喜欢。很多团队总忍不住让产品越来越复杂。你是怎么让大家坚持“简单”的?有什么技巧?
Ami:对我来说,一切总是从“我们为谁而做”以及“做它的目的是什么”开始的。我对这个世界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每个人都比我们想象的更累。每个人都筋疲力尽,每个人都在努力让事情顺利进行,人们并不想再学一个新东西,他们想要的是“解脱感”——一个“什么都能正常运作”的避风港,他们不必做额外的工作。始终以用户为中心总是对我很有帮助。
在WhatsApp,我们始终坚持一个理念:让产品适用于地球上任何一个人。如果一个产品能被任何人轻松使用,它对所有人都会更好用。那时很多人都追求“功能更强”、“技术更炫”,但我们想的是——即便是技术精英,他们真正想要的也不是复杂,而是可靠和顺畅。
策略上,我常问:如果我们暂时不做某个功能,会有多严重的后果?能不能先排个优先级?比如80%的精力投入到最核心的功能,其余20%再做探索。简化不是偷懒,而是清晰。
●Ami的文章
Peter:当你在审阅产品文档或设计时,你心里会有哪种“检验标准”?
Ami:很简单:“我能看懂这是给谁做的、帮他们完成什么吗?”听起来像废话,但你问十个团队成员,答案可能都不一样。我认为“清晰”是“简单”的前提,“清晰”就像是构建基石。
以WhatsApp为例,简单是正确方向;但在Facebook Ads这样的工具里,用户其实想要的是强大的配置能力,而非过度简化。
所以关键不在于盲目追求“简单”,而在于我们是否清楚地理解了谁是用户、他们要什么、我们为何这么做。
战略给你方向,执行给你反馈
Peter:我们聊聊AI的交互设计吧。我一直觉得ChatGPT和这些聊天型AI产品能迅速走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们让人感觉“只是聊天”而已。就像你在和另一个人对话,这种形式天然地降低了学习成本。
不过很多人认为,现在的AI聊天界面还处在早期阶段——未来肯定会出现更好的交互方式,更自然、更高效,超越文字聊天。你怎么看?你觉得“聊天”这种交互形态会不会被替代?
Ami:老实说,我也很难相信——五年后最前沿的AI交互,仍然是“我在一个文本框里打字聊天”这种方式。它肯定还会存在,但我觉得不会是主流。不过我也认为,聊天界面之所以让AI爆红,是因为它套在了一个所有人都熟悉的壳子里。即便你永远无法预测它会给出什么答案,至少你知道“怎么问”。
这个交互模式非常可预测,交互方式可预期,结果内容不可预期——这种张力让它既安全又神奇。我们已经看到可穿戴设备、语音助手、耳机形态的进步,我猜下一阶段的交互会更接近“和世界自然对话”。未来的AI交互,应该是那种“天生自然”的体验,而不是“被设计的界面”。
Peter:你还写过一篇新万博体育:执行力的文章,提到“Execution eats strategy for breakfast(执行力胜过策略)”。能具体解释下吗?
Ami:我在Meta学到最大的一课就是:即使战略完美,但执行差,你依然会输,而且最糟的是——你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输。相反,一个一般的战略配上优秀的执行,你每天都能学习、迭代、修正。
战略给你方向,执行给你反馈。如果只想把战略一次性想“完美”,你可能要花好几年时间思考才能找到完全正确的战略,然后只有一次机会去实现它;但如果重视执行,你每天都能获得一次试错机会。比如每天发布一个产品,从中学习、反馈改进,然后再发布下一个产品,继续学习、再反馈改进。这样更容易尝试去构建产品,因为你没有追求完美的压力。
我喜欢“最小可行战略”(Minimum Viable Strategy)。方向明确即可——目标客户是谁、为什么我们能赢、风险是什么。别幻想三年后的二级效应,世界变化太快。
●Ami的文章
Peter:很多公司搞年规划、季规划,花一两个月写一份没人再看的文件。你说过,“最好的战略是能改变团队日常行为的战略”。你如何简化计划流程,或者如何确保计划能够真正影响日常工作呢?
Ami:有时候就像一种下意识的反应,我会先问:“这次计划期望改变什么?如果我们花六周做这件事,世界会因此变得不一样吗?”
如果答案是“其实没什么变化”,那说明我们不该浪费这六周。有时候,仅仅把计划周期做轻一点就能解放团队。我更喜欢“基于触发点的规划”——等环境或假设真的改变了,我们再开会,而不是为了“季度例会”而例会。
通才型产品人会再次吃香
Peter:很多PM抱怨要等领导审批很久,项目推进太慢。你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吗?
Ami:我希望这种情况发生的越来越少。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提前约定“哪些事不需要审批”。比如影响不到x%用户的改动,团队可自行上线并监控。
第二,鼓励领导设置“办公时间”而不是“评审会”。
让决策周期缩短到24小时,而不是4周。我其实会对“过度写文档”过敏——当我看到一个PM花了一个月写五页方案,而产品一点没动,我心里会想:“这些时间如果用来写代码多好?”用户只关心自己手里的产品,所以一切都必须围绕着如何更快、更好地将产品送到人们手中而展开。
Peter:你还写过一篇文章“如何守护深度工作的时间”。能讲讲你的方法吗?
Ami:我不再一个个拒绝会议邀请,而是先明确:这周我要完成哪两件最重要的事。然后先把时间全都锁定。其他请求如果不支持这两个目标,就推迟。
另外,告诉对方“我为什么不见面”很重要,比如:“这周我专注在路线规划,下个月再聊?”别人就不会觉得被冷落。我每周一都会列出关键任务,然后在日历上为它们预留时间。否则,你的时间会被别人自动填满。
Peter:如果你现在再招PM,会找什么样的人?
Ami:我觉得我们正在回到15年前的状态——通才型产品人会再次吃香。过去几年行业过度专业化:PM、设计、工程都各自独立。现在,AI工具让个人能完成新万博体育:事情,我们需要的是“能从头到尾把事做完”的人。
也就是说:有想法 → 能快速原型 → 能做基本市场分析 → 能画简单设计 → 能验证假设。
AI帮我们缩小了组织规模,执行者比管理者更重要。未来会更需要善于从零思考、动手验证的人,而不是拿旧经验来套新问题的专家。
Peter:你的小孩还挺小的,他们成长的世界会和我们完全不同。你会怎么教他们?
Ami:他们在学校也用AI,我会陪着他们用。比如我9岁的儿子帮我做旅行计划,用GPT搜资料,我在旁边看着。
我最担心的不是技术,而是他们失去面对困难的能力。因为AI太“善解人意”,它从不让你感到挫折。所以我会有意让孩子做些现实世界的小挑战:独自走一段路、主动邀请别人玩。还有,我也在学习“对自己宽容”——这点ChatGPT不同意(笑)。我知道他们未来的问题会和我们完全不同,我不可能100%做对,但我可以给他们好奇心、韧性和温度。
编辑|杜雪莹
封面图源|AI生成
你对AI时代的产品经理有什么思考?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未来人类实验室”,作者:杜雪莹,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版本
多平台下载
查看所有0条评论>网友评论